教学与科研
关注幼儿经验 支持幼儿游戏 ——科学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经验支持
作者:叶玲来源:新沂市机关幼儿园发布时间:2023-02-23浏览:6010
文章摘要:徐州市第十四届“创新杯”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一等奖?关注幼儿经验? 支持幼儿游戏???????????????

徐州市第十四届“创新杯”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一等奖

 

关注幼儿经验  支持幼儿游戏

                    ——科学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经验支持

新沂市机关幼儿园   叶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基本理念明确的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的积累经验,并运用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掌握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是顺利开展科学游戏的前提条件,也是激发幼儿游戏活动兴趣的良好保证。

然而我们看到,很多教师在游戏中,重视物质材料的提供,但却缺乏对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及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经验积累的关注。因此,我们从这一问题出发,努力寻找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经验支撑,并在游戏过程中给予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形成受益终身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通过本学期针对科学领域的一系列教研活动的开展,结合《指南》及实践经验,在这里谈谈我园在开展科学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经验支持的几个策略:

一、活动前的经验准备——关注幼儿已有经验

1.什么是已有经验?为什么要关注幼儿已有经验?

这里的已有经验,是指幼儿在进行科学区域游戏前的原有经验,以及游戏所需的前期经验准备。关注幼儿已有经验,是为了帮助教师根据幼儿的信息调整和改进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投放等等。并明确幼儿所需要的帮助,计划自己下一步应该采取的行动,以扩展幼儿的经验。

2.如何关注幼儿已有经验?

1)观察幼儿的科学区域游戏。

案例:有一天,沉浮区的小朋友在做实验时,有几种材料,他并没有先实验,就直接在记录表上画上结果,说明这个幼儿已经知道这几种材料的实验结果,他已经不需要验证了。后来,教师在沉浮区增加了 “水果的沉浮”:在清水里不同水果的沉浮结果、在盐水里水果沉浮又发生什么变化。

2)通过交流,了解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原因。

教师在观察幼儿已有经验的同时,还应通过日常谈话,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从而得知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原因,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判断幼儿是否存在经验缺失的问题。

3)注重幼儿游戏前期经验准备。

包括知识经验准备和操作技能等经验准备,如与设置区域相关的科学主题墙、科学图书、视频、PPT、各种调查表、操作流程图等等。

二、活动中的经验拓展——引导幼儿积累经验

《指南》中说:“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和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在关注幼儿科学区域游戏时,我们会发现,游戏过程中充满教育的契机,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材料、及时的观察、语言引导、适当的行为支持来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1.适宜的观察、语言指导与行为支持,帮助幼儿建立已有经验与游戏的关系,并在操作与实践中,积累新的经验。

案例:在探索如何将奶粉罐叠得又高又稳的过程中,玩到游戏的后半段,我观察到一个小朋友突然将旁边幼儿的奶粉罐推倒,两人因此争论起来。我问“搞破坏” 的孩子:“你为什么要将别人搭建的东西推倒呢?”他说:“我就是想看看,这么高,推倒了是什么样。”旁边几个孩子顿时也来了兴趣,我就问他:“你发现它们倒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了吗?”“它们没有倒完,下面还有。”“你刚才是从上面推还是下面推的?”“上面。”“要是从下面推呢?它们会不会全部倒完?”“又快大力气推呢?”“用手推呢?”“用胳膊推呢?”“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推法?”“奶粉罐比较大,推的过程中怎么保护自己?”

在本案例中,教师的问题引导,激活了幼儿的原有经验。讨论了不同的推倒方式和保护自己的方式。基于原有经验进行猜测,在随后又进行验证,知道不同的推倒方式,奶粉罐倒塌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2.丰富的材料支持,帮助幼儿积累、迁移游戏经验。

材料是游戏的前提和基础。材料支持不但包括可供操作的实物材料,还包括图书、视频等多媒体材料。教师要在幼儿游戏中,认真观察和指导,并针对游戏的情况和幼儿的兴趣及时改变材料的使用方式,引导孩子探索材料的多种玩法。或适时增添新材料,帮助解决材料操作上的困难,使幼儿的游戏兴趣能持续保持。

案例:在小班“摩擦起电”游戏中,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塑料梳子、碎纸屑,几分钟后,2名小朋友的兴趣就不高了。我问其中一个:“你为什么不玩了?”“我吸不起来。” “你是在哪里摩擦的?”“头发上。”“怎么摩擦的?”“我们换一个地方摩擦试试?”我引导孩子改变梳子的摩擦部位,还有摩擦的速度、力度,他试了试,果然吸起了几个纸屑,于是兴趣大增,过了一会儿,就看他在腿上、别人的身上去使劲的摩擦。

这个案例中,教师最初提供的材料有些单一,操作方法也单一,而且孩子只知道在头上摩擦,所以很快就兴趣不高了。根据发现的问题,班里的老师先是帮助孩子拓展材料的使用方法,又及时增添了塑料笔杆(彩色笔)、尺子等摩擦材料。得到“梳子摩擦起电”的启发,孩子们尝试着将笔杆、尺子在头上、身上、腿上甚至别人的身上等不同的地方摩擦,然后再去吸纸屑。后来又增添了“小蝴蝶飞起来”这一静电游戏。静电游戏在这里并没有结束,接下来要根据孩子游戏中的经验积累进行延伸:不同材质的材料摩擦起电的效果一样吗?怎样消除静电?

三、活动后的经验总结——帮助幼儿分享经验

《指南》中明确指出:“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目前老师们经常会忽略的一个环节,就是游戏结束后幼儿的游戏评价和分享交流。引导孩子运用记录表、游戏评价、分享经验、探究过程照片等方式,对自己的游戏过程进行梳理,分享自己的发现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他幼儿能够得到启发,从而将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经验。

案例:在探索水的流动过程中,我们只提供了一种型号的小漏斗。站着的小朋友在往小漏斗中注水,一开始用的是舀水的水瓢大的那一头(由于水管紧贴着墙壁,在注水时,不容易倒进去,反倒容易将水洒出来)。过了一会儿,他仍在通过小漏斗往水管中注水,却改成用水瓢的小的那一头。在游戏结束时,教师就及时引导这名幼儿分享他的做法,孩子们得到了启发,开始互相补充,有的说还可以换一个小杯子注水,有的孩子说再准备一个大漏斗。老师根据孩子们交流的结果,又增添了大漏斗和小量杯。

不足之处:

本学期在科学区域游戏的实施过程中,虽然我们在区域的设置、资源的利用、经验的支持三个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我们也有困惑和不足,比如:我们的孩子现在已能够初步做观察记录、实验记录,但在制定观察计划、调查计划等方面,教师做的过多,孩子的主动参与度明显不高。

总之,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不断观察、解读幼儿行为背后的经验支撑点,运用多种支持方法帮助幼儿获得科学经验。在游戏中,教师要理智而充分地追随、满足和激发幼儿,促进幼儿将所获得的经验自然地转化为游戏行为,不断推动游戏的进展,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责任编辑:黄金玲

评论更多>
暂无评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2000    举报邮箱:jubao@xkw.cn 技术支持:学易云